乳腺囊性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、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、纤维囊性乳腺病等。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,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,存在恶变的危险。
国内资料一般认为本病有五种基本改变, 即囊肿形成、导管上皮增生、中小导管乳头状瘤病、腺管性腺病(盲管性腺病)、上皮细胞大汗腺化生,只要找到其中3 种或主要病变中的2种,即可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。
为何囊性增生会变成乳腺癌?
在详细了解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癌的关系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病例。
病例一 王某某,女,45岁,发现双乳肿块5年,患者曾于2年前第一次到医院就诊,当时完善乳腺钼靶及乳腺彩超,均考虑乳腺囊性增生病,后行穿刺活检,病检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,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肿块,但患者拒绝,之后一直未复诊。
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乳房持续胀痛,到我院门诊复查乳腺彩超,提示左乳外上象限占位性病变,右乳囊性增生。之后进一步行穿刺活检,考虑乳腺癌,遂行左乳改良根治术,术后病检是左乳浸润性导管癌。
研究发现,乳腺囊性增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。那么,乳腺囊性增生为什么会转变成乳腺癌呢?
第一,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生与女性激素关系密切,而乳腺癌与性激素的密切相关性也早已明确,例如卵巢去势可减弱乳腺癌的生长势能、动物实验雌激素可诱发乳腺上皮增殖等,均支持这一观点。理论上, 乳腺癌与囊性增生病,具有同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。
第二,近年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,研究发现,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癌在RAS,c-myc,c-erbB2癌基因和抗癌基因P58表达、细胞核DNA含量、细胞超微结构等方面均有相关的内在联系。
第三,流行病学调查发现:
-
切除的乳腺癌标本,经常可见到纤维囊性乳腺病的变化,而且这种上皮的增生程度,比没有癌的一般人群严重;
-
回顾性研究,将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从前取过的活检标本重新检查, 发现其上皮呈旺盛的增生甚至非典型增生,而不是一般的增生形式;
-
在不同的人群, 其乳腺癌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的发生率呈平行关系, 具有乳癌家族史的人群, 其良性增生的发生率亦高。
离乳腺癌,究竟有多远?
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妇女的2-4 倍,10年随访乳腺癌发生率约5%,而临床也发现,囊性增生病高发年龄比乳腺癌早约10 年。
综合大量前瞻性研究结果, 支持“ 乳腺囊性增生病多在30 岁左右发病, 40 岁左右可有肿瘤趋向, 50岁左右可进展为癌”的观点。
虽然乳腺囊性增生病可能发展为乳腺癌,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,因为研究发现,乳腺癌的发病其实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,比如:
-
家族遗传;
-
月经初潮早(<12岁),绝经迟(>55岁);
-
未婚,未育,晚育,未哺乳;
-
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;
-
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;
-
绝经后肥胖;
-
长期过量抽烟,酗酒,假体植入等。
如何避免转变为乳腺癌?
(1)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女性所以应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,而控制体重的科学方式是坚持运动和合理的膳食结构。
-
每周坚持运动3-5天,每天20-30分钟,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;
-
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,不吃霉变食物,不吃腌、熏、烤制品,低脂饮食。
(2)抽烟及酗酒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,因此,应该戒烟、戒酒,同时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。
(3)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女性,应该注意自我检查,建议每月1次。方法为脱去上衣,在明亮的光线下,面对镜子。
(4)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,避免长期劳累、精神紧张、过度悲伤等不良情绪,以免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,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;提倡母乳喂养,尽量避免口服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。
(5)对于发现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女性,应避免隆胸,建议每半年复查1次乳腺彩超,或每2年查1次钼靶,现在很多医院都有开设了专门的乳腺外科门诊,可以咨询专业医生,对于恶变风险较高的乳腺囊性增生病,可以手术切除干预。